十日谈宋思衡:为巴金演奏

时间:2024-11-25 12:20 来源:东方网   阅读量:15715   

“乐读”巴金其实是我跨界演绎古典音乐的第六次尝试。

今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师巴金先生诞辰120周年。十年前,我曾在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联合表演艺术家奚美娟、王诗槐、梁波罗以及配音艺术家丁建华、刘家桢,以音乐、文学和多媒体艺术的跨界混搭,上演了一场立体式音乐会——“乐读”巴金,以纪念作家巴金诞辰110周年。

“乐读”巴金其实是我跨界演绎古典音乐的第六次尝试。早在2011年,我以文学、音乐、多媒体结合的方式,打造了一台“寻找村上春树”音乐会。当时,上海作协刚好有人身在音乐会现场,他们觉得用这种跨界形式非常好,便向我委约上演一场“乐读”巴金的音乐会。音乐会现场的大量黑白版画,素材多取自巴金小说中的场景与形象。此外,音乐会还请来五位艺术家加盟。曾联袂出演话剧版《家》的奚美娟、王诗槐现场朗诵了话剧版《家》中的选段,梁波罗、丁建华、刘家祯则依次朗诵了巴金短文《海上生明月》《做一个战士》《最后的话》中的片段。

我以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家”、“春”、“秋”为名划分三个章节,描摹巴金人生的三个阶段。但要从茫茫人海选出一位音乐家“对位”巴金,让我苦恼了一阵。之所以最终选择肖邦,我的感觉是巴金作品是情绪化和敏感的,但又不是肆无忌惮的奔放,而是含蓄中暗含激烈的变化。这和肖邦的音乐气息很像,两人都有点到为止的分寸感。特别是,巴金少小离家,对故土充满矛盾的情怀,这与肖邦十几岁离开故乡波兰的经历十分相像。音乐会的最后,我用了舒曼的《童年情景》作为终曲。

当年上海作家协会用委约的形式,请我以巴金作品为主题,创作了一台多媒体音乐会的初衷,是希望借助音乐与巴老的作品产生碰撞交融,把单一的小说阅读,拓展为通过与聆听联动的新渠道,引领大家更多走进巴老的世界。巴金这一代的作家,他们的作品越来越经典化,读者即便不读作品也可以谈论他们,但我不希望巴老只变成文学史上的一个名字。巴老最喜与读者交流,这也符合他的愿望以及“把心交给读者”的理念。我为巴金演奏,也是希望通过更多形式让经典作品离读者近些,更近些。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