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智变,谁是“护航员”?

时间:2024-05-31 18:18 来源:盖世汽车   阅读量:15878   

在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我们已步入一个由软件定义和数据驱动的新时代。汽车产业正处于这一数字变革浪潮的风口之上,电动化、智能化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和通信技术正不断融入汽车制造的各个环节,使得汽车从一个传统的交通工具转型为一个智能移动终端。

5月28日-30日,在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智能汽车安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指导下,由中国中检所属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中汽院(江苏)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的2024汽车软件与通信大会在江苏苏州召开。

图源:中国汽研

大会期间,中国汽研党委书记董事长周玉林表示,随着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发展,软件与通信技术已经成为汽车技术革新和发展的关键力量。

智能变革,需要护航员

汽车行业的边界正在逐渐模糊,与信息通信、互联网等行业的融合将成为常态,行业正在拥抱这种变化。

据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全球汽车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840亿美元,2020-203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而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速和规模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然而,这也为汽车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创新技术的层出不穷,软件集成的复杂性日益增加,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问题日益凸显,而消费者对个性化体验的期待也在不断提升。

海量的数据处理在如今的汽车内发生,汽车逐渐成为一个小型控制及数据中心。用户和车企对人身安全和数据隐私安全性的关注度提升,大大提高功能安全、网络安全相关技术发展及标准建设在产业发展中的优先级。

在此背景下,软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汽车产业面临的核心问题,通信技术的挑战同样严峻。与软件、通信紧密相连的汽车芯片作为智能化汽车的心脏,其安全性、可靠性、高稳定性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这些挑战正要求汽车产业以更加开放和创新的姿态,迎接技术和市场的双刃剑,创新需要有所保障。

此次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指出,安全可信是发展智能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的必然条件。

图源:中国汽研

目前,我们可以看到政府、产业、学界等正在为软件与通信技术的安全发展做出努力。

一方面,在汽车安全可信关键技术、芯片电磁安全技术、6G无线信道研究等方面,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企业正在进行深入研究和技术创新。这些技术的突破将为未来汽车软件与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整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软件开发商等多方的紧密合作,正形成高效的供应链体系,以加速推进软件定义汽车的深化,其中,第三方检测机构的重要性凸显。

第三方力量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护航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车辆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直接推动了第三方行业力量的服务需求和技术升级。

验证车辆的智能化水平,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软件升级等方面的测试,确保车辆在智能化方面的性能和安全性能达到标准,也成为当下发展的重中之重。

成立于1965年的中国汽研,在这股智能化浪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信息智能事业部副总经理雷剑梅在接受盖世汽车采访时表示,中国汽研专注于对各类新颖和综合性产品进行深入评估与测试,在此过程中构建了一套创新的体系。

面对汽车软件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中国汽研的测评、认证等方面能力建设也在与时俱进。

目前,中国汽研构建起以重庆本部为核心,辐射全国主要汽车产业集群的技术服务布局;拥有国家燃气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国家级平台。

中国汽研还构建起北京院、苏州院、深圳院三大区域基地,检测工程事业部、能源动力事业部、信息智能事业部、装备事业部、后市场事业部为一体的集群体系,并设有标准认证中心、政研咨询中心、品牌宣传中心、数据信息中心专业化平台。

如今,面向智能汽车软件与通信技术发展的需要,中国汽研在重庆投资合计近3.5亿人民币,建设了全球汽车信息通信测评技术创新基地一期工程。该基地占地总面积超13000万平米,拥有20多个全球先进的实验室。

图源:中国汽研

此次大会上,全球汽车信息通信测评技术创新基地正式启动,到2025年,中国汽研苏州高新区的创新基地二期工程将投入运行。按计划,未来中国汽研将在深圳布局汽车信息通信测评技术创新基地,并探索海外布局。

据悉,今年底,中国汽研在苏州投资的华东总部基地也将迎来竣工投产。该基地将着力打造以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电子通信软件与芯片、零部件与材料为特色的服务能力,满足汽车电子通信和软件各层级的全链条的测评需求。

此外,由中汽院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联合苏州高新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华东分所、苏州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苏州市计量测试院等单位共同发起的苏州市智能汽车芯片测试公共服务平台,在此次大会上正式揭牌,将构建全面覆盖汽车芯片可靠性、安全性、匹配性的测评能力。

图源:中国汽研

同时,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车用芯片可靠性测试评价”相关规则也迎来发布。据介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汇集行业专家,制定了统一、规范、完整的车用芯片可靠性测试评价相关规则。这些规则将有效解决国内汽车芯片产品第三方检测不完整、不规范、不透明等问题,助力我国汽车芯片产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在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战略的大背景下,中国汽研等第三方机构正在不断推动自身的技术升级和服务优化,以确保能够与时俱进地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提供保障。

通过高标准的测评、认证和专业化服务,第三方力量正在成为连接汽车技术革新与市场需求之间的重要桥梁,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可靠性和性能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多元能力,助力中国汽车出海

国内智能网联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内卷的技术竞赛极大程度上促进中国汽车产业的向上发展,也为中国汽车乃至供应链的出海打下基础。

目前奇瑞、长城、比亚迪等车企纷纷加快了出海步伐。中汽协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量达491万辆,同比增长 57.9%,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汽车出口再创新高。成为拉动汽车产销量增长的重要力量。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为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

然而汽车出海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过程,涉及技术、法规、市场、文化等多个层面的挑战。

中国汽研电子通信与软件测评技术研究中心通信技术室主任陈睿表示,车企在开发新产品时,会考虑产品的功能和性能是否适应海外环境,包括当地的道路条件和消费者需求。为此,他们需要进行海外道路或模拟测试,这些是非强制性的研发测试,旨在确保产品质量。

更为重要的是,车企需通过一些强制性检测,以满足不同国家对进口车辆的准入要求,如中东、欧盟和东南亚等地的法规。对于中国车企而言,在向海外市场销售汽车之前,必须获得国家交通部门或相关标准管理局颁发的准入管理证书。

在此过程中,中国汽研与国际认证公司合作,可以协助车企完成出口前的必要测试。这些测试可以在中国进行,然后由中国汽研与认证公司共同出具报告,并提交给国外交通部门。一旦获得认可,中国车企便可将汽车运往国外销售。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汽研电子通信与软件测评技术研究中心软件技术室主任刘冲指出,汽车软件和通信涉及到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等方面,不同于传统的物理层面测试,它们是无形的,却同样至关重要。在这个层面上,除了产品认证之外,还对企业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需要具备一套完整的方法论,覆盖从概念阶段到生产阶段、测试阶段和后续运营阶段等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管控。

近年来,国外对安全领域的要求不仅局限于产品本身,还对企业的体系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例如,由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制定的强制法规UN R155和UN R156,不仅包括产品要求和测试认证,还要求企业建立符合这些标准的体系和流程,以证明企业具备相关能力。

目前,中国汽研也可以帮助许多企业构建符合UN R155和UN R156标准的信息安全和软件体系流程,并辅导他们通过相关认证公司的审核,实现企业的准入。

现如今,中国汽车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从内卷走向外卷是必然的过程。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是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走向海外的一道“门槛”,中国汽研这样的第三方机构将发挥重要作用。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