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新提法!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7大信号

时间:2022-08-11 09:22 来源:金融界   阅读量:8814   

日前,央行发布《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分四个栏目:金融政策生效助力经济更好复苏,人民币在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权重提升,最近几年信贷结构演变及趋势,全年物价仍可实现预期目标,但要防范结构性通胀压力。

与上季度相比,本季度的报告更加强调为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安排提供更强有力和更高质量的实体经济支持。

关于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安排,报告提出,要加大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力度,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双重功能,主动应对,提振信心,做好跨周期调节,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强劲,更高质量的支持。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努力实现经济运行的最佳效果。

货币政策尚未转向。

郭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远和郭盛证券宏观研究员穆仁文指出,中国的货币政策尚未转向相比之下,这份报告延续了7月13日金融统计会议和7月28日政治局会议等近期一系列会议上对货币政策总基调的表述,但也有许多新的提法和要求,特别是对经济,通胀,货币政策决定因素,房地产和中国信贷结构的表述

综合来看,鉴于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需求疲软,在中国货币政策尚未转向的情况下,降息仍将可期,将更加注重结构性宽松,信贷将更加向基建倾斜,此外,后续货币政策也会更加关注通胀短期关注四点:核心一二线城市松地产进展,专项债限落地,8月LPR可能单边减持,8月MLF可能减持

报告中有七个信号。

信号一:央行更担心国内外经济形势,首先提到货币政策面临两难和完美风暴的风险央行指出,疫情发生前,全球经济低通胀,低利率,低增长,高负债的三低一高局面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发达经济体同时面临高通胀和增长势头放缓,导致货币政策两难,而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面临包括通胀,货币贬值和能源危机在内的完美风暴风险与上一次会议一致,继续强调经济回升的基础仍需稳固,明确指出国内消费回升面临居民收入偏低,资产负债表受损,消费场景受限等挑战,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障碍服务业复苏基础仍不牢固,年轻人就业压力大,并继续强调仍需努力稳定经济

gt,至于全球通胀,央行指出,本世纪前20年,发达经济体先后经历了大宽松和低通胀时期这种趋势在2021年有所改变,今年转为高通胀的趋势更加明确短期内,造成高通胀的主要因素包括发达经济体前期的强刺激政策,疫情导致的全球供应瓶颈的反复加剧,地缘政治冲突导致的全球能源和食品供应短缺中长期来看,本世纪前二十年对稳定通胀发挥重要作用的全球一体化,劳动力供给充裕等红利被逆转,加剧了当前能源转型和产业链重构的成本上升

gt,对于中国的通胀,央行认为中国全年物价水平将保持总体稳定,但短期内国内结构性通胀压力可能加大,输入性通胀压力依然存在,多重因素交织下物价涨幅可能出现阶段性反弹,不可掉以轻心主要原因是消费需求回暖,PPI向CPI传导滞后,新一轮猪肉涨价周期开始,能源原材料成本高建议CPI上,PPI下仍是年内的基准情况预计三季度CPI站上3%,继续关注猪价,油价,粮价三大扰动

gt,央行对通胀的专栏分析:在专栏4全年物价仍可实现预期目标,但要防范结构性通胀压力中,央行指出,近期主要发达经济体面临的高通胀压力与发达经济体央行前期误判通胀形势,政策调整滞后于市场曲线密切相关,并强调保持通胀平稳是宏观市场稳定的题中之义,是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环境要求,在任何时刻,央行都应该密切关注价格走势的边际变化由此看来,通胀在后续货币政策框架中的关注度会明显上升

信号三:央行继续强调加强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双重功能,坚持不注水,不超金额的原则,加三考虑此外,明确指出要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央行继续强调加强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双重功能,坚持‘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说明我国货币政策仍将保持宽松,降准降息仍有望,但可能性会下降,经济复苏是关键其次,明确指出要用好政策性金融工具,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下半年,基建和结构性政策工具将是稳增长,宽信贷的重要抓手,我们将紧盯后续政策性金融工具和地方专项债务限额的落实第三,与Q1报告相比,这份报告增加了三个考虑,即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其中物价稳定和外部均衡主要指国内通胀和美联储加息,继续暗示在当前国内通胀可控,出口支撑汇率的背景下,这两个因素暂时不会构成明显的制约

信号四:央行认为7月以来减少逆回购操作很正常,倾向于认为8月MLF操作可能是量缩价稳央行指出,7月以来,人民银行进一步减少逆回购操作,但仍完全满足招标机构需求,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是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根据流动性供求变化灵活调整操作量是正常的基于资金充裕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本月MLF可能会有所收缩

信号五:央行对房地产的定调更加积极,继续提出稳增长需要稳房地产,尤其是要避免房地产硬着陆后续房地产有望进一步大幅宽松,房地产景气有望弱修复至于央行对房地产的整体调整,与之前一致,继续强调房住不炒,坚持不把房地产作为刺激经济的短期手段,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增加了7.28政治局会议提出的用好城市政策工具箱综合来看,7月房地产销售继6月反弹后再次回落,随后叠加停贷停供事件房地产进一步松绑的必要性增加,可关注四点:北上广深等核心一二线可能的放松,大AMC介入的四个案例,5年lpr8,9月份可能会减少,房地产救市基金的进展总体来看,后续房地产景气度有望逐步恢复,但幅度可能有限

信号:二季度贷款利率大幅下降,住房贷款利率接近历史最低水平注意八月和九月可能的LPR减少报告显示,6月份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41%,较3月份下降0.24个百分点,连续三个季度下降其中,居民住房贷款平均利率为4.62%,较3月份大幅下降0.87个百分点,接近历史最低水平如前所述,房地产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动5年期LPR下行进而推动房贷利率下行仍有可能

信号七:专栏介绍最近几年来信贷结构演变及趋势,指出未来中国信贷增长将适应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过程,更加注重总量稳定,结构优央行指出,我国信贷结构呈现制造业底部企稳,普惠稳步提升,基建水平放缓,房地产有涨有跌的变化特征央行还特别指出,基础设施投资结构向城市更新,社会事业等民生领域倾斜,而传统‘铁公基’贷款需求正在减弱,未来基础设施发展的方向也将向城市更新,社会事业等民生领域倾斜

联系人:熊源,郭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盛宏观研究员穆仁文,郭盛宏观分析师刘新宇,郭盛宏观分析师杨涛,刘安琳,宏观研究员,朱晖是郭盛大学的宏观研究员。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